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在生態環保領域,打造了“水、固、氣、能”完整環保產業鏈,業務范圍立足北京,覆蓋全國100多個城市及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
城鎮水務與生態治理:致力于城市水資源和水安全管理,提供城鄉供水、污水處理及再生水、排水管理全流程服務,構筑城市水務綜合保障體系。截至2021年末,市政供水能力超1028萬噸/日,可提供原水供應、自來水生產、管網輸配、二次供水及客戶服務等城市供水全流程服務;污水處理能力約1471萬噸/日,200多個污水廠每年為國家處理污水超過26.30億噸;在全國范圍內運維管理約1.3萬公里供水管網、約6200公里排水管網。聚焦海綿城市建設、黑臭水體治理、流域綜合治理、村鎮水環境及濕地公園五類核心業務,以用戶環境績效目標達成和提升為導向,提供廠網河湖一體化的環境長效治理服務。福州倉山龍津陽岐水系綜合治理項目是住建部全國第二批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試點項目、全國36個黑臭水體治理重點城市項目、財政部第四批PPP示范項目。項目總投資16億元,覆蓋32平方公里區域內共計13條河道的綜合治理,總長度約31公里,其中11條河道為黑臭水體,5條為重度黑臭,是行業內公認的超高難度項目。
固廢處理:擁有市政和工業廢棄物“分-收-儲-運-處-用”全流程解決方案,提供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城鎮環衛、場地修復、有機垃圾處置等固廢處置一體化服務。截至2021年底,生活垃圾處理能力達到1437.00萬噸/年,年拆解電子電器廢棄物約121.96萬件,并提供上網電量超過11億千瓦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實現了國際一流焚燒技術在中國本土的成熟和創新應用,在排放指標、噸垃圾 發電量與耗電量、煙氣凈化效果以及設備完好率等方面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環衛一體化開展清掃保潔、生活垃圾收儲運服務、配 備智慧化管理系統,不斷提升城鎮環衛的智能化和機械化水平,更好地服務城市環境衛生,保障居民的良好生活環境。場地修復提供填埋場治理、礦山生態修復、土壤 修復等領域的“方案規劃、項目投融資、工程設計、工程實施、委托運營”等全產業鏈一體化服務。有機垃圾處置擁有國內領先的干式和濕式厭氧處理技術,立足餐廚和廚余垃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打造了從收運到最終處理的一體化服務模式。
大氣與工業:城市與園區大氣治理和工業企業大氣綜合治理,為客戶提供大氣污染綜合防治的智慧化整體解決方案,已為全國20多個城市和園區提供大氣“測管治”服務,是國內領先的大氣污染綜合治理企業。河北省定州市大氣污染防治“一市一策”項目,是目前國內單體規模最大、集成度最高的城市大氣污染綜合服務項目;江蘇省鎮江新區大氣污染綜合防治PPP項目,是全國首例化工園區大氣污染綜合防治PPP項目,入選財政部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管理庫,2019年被生態環境部“工業園區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典型案例”,2020年入圍國家發改委發布的“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園區名單”。
資源能源:環保產業衍生的污水資源化、固廢資源化綜合利用、供熱與發電,綜合發揮“減污降碳節能”效應,提供高效的能源優化解決方案。
URBAN
DEVELOPMENT
首創城市發展板塊擁有市場化及政策性地產開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軌道交通、高速公路等業務,致力于服務城市發展、創造城市價值。其中,“首創奧特萊斯”是全國布局最廣的奧萊運營商。政策性地產開發的“首創·美瀾灣”等保障性住房,樹立了行業標桿;負責開發建設的京津合作示范區已納入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全力打造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承載平臺。
城市綜合開發包括二級開發、長租開發、商業綜合體開發、自有土地開發等,依托土地儲備、經驗積累和品牌優勢,注重質量增長,做精品做特色,精耕細作。
城市綜合運營包括奧萊商業運營、文創高科園區運營、長租社區運營、智慧城市綜合運營服務等,參與北京市集租房和長租房建設,打造的“首創繁星”是全市單體規模最大、管理理念先進的長租房項目;京港地鐵運營地鐵4號線、14號線、16號線、17號線等多條線路,運營里程占北京軌道交通市場的近20%;京通快速路和京津高速作為京津冀地區交通大動脈,在增進地區互聯互通、做好首都重大政治任務運輸保障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城市更新升級包括老舊廠房改造、老舊小區改造、TOD/EOD片區微中心改造;承擔綠化隔離地區市政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任務,服務城市功能建設。
FINANCIAL
SERVICE
構建以證券為龍頭,擔保、“三農”金融、基金等多種金融協同發展的金融服務體系,市場化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并進,深入踐行普惠金融理念,靈活運用市場化手段,切實發揮政策性資金引導作用,為首都科創、文化、“三農”等中小微市場主體的發展貢獻力量。
證券業務,將緊抓國家深化金融市場改革發展機遇,不斷優化首創證券業務結構,提升資產管理業務和固定收益投資交易業務優勢,加快業務轉型升級,著力培養財富管理、資本中介、自主投資能力,穩健開展各類創新業務。目前,首創證券集合資產管理產品發行數量超過300余只,位于行業前列,連續多年獲得證券時報中國證券業資管固收團隊君鼎獎;固定收益投資交易業務多次榮獲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年度銀行間本幣市場交易300強”和上海證券交易所“年度債券優秀交易商”等榮譽;債券承銷與資產證券化領域具有較強創新能力,作為主承銷商成功發行全國或區域內第一單綠色債、扶貧債等創新債券品種。圍繞“以客戶為核心的財富管理”目標,首創證券積極向財富管理轉型,傾力打造“番茄財富”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滿足客戶的交易性需求、投資理財的顧問性需求以及標準化的產品配置需求;積極為客戶提供資產配置、投資標的選擇、投資方案定制服務及上市融資、財務顧問、投資管理等一站式專屬金融解決方案。
擔保業務,落實北京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成立北京市最早的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首創擔保,專注為北京中小微企業及企業主(個人)提供融資性擔保服務,擁有多項為中小微企業設計的標準化擔保產品,形成了領域突出、定位清晰、特色鮮明的五大產品線,包括“普惠金融·綠通系列”、“科技金融·鴻鵠系列”、“文化金融·常青藤系列”、“商貿金融·千帆系列”。截至2021年底,累計為逾5.5萬家中小微企業提供了超3300億元的擔保服務,已成為北京市中小微企業融資擔保主渠道。
“三農”金融業務,已經構建起涵蓋農業融資擔保、小額貸款、融資租賃、商業保理、農村產權交易、農業產業基金、農產品供應鏈服務等多類型的農業及小微金融服務體系。依托北京市唯一的以服務"三農"為主的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北京農擔,致力于為三農經營主體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融資服務。截至2021年底,北京農擔累計為三農經營主體提供融資擔保逾3萬筆,擔保規模超300億元;業務網絡全面覆蓋首都地區全部涉農區縣,并在擔保收費方面降費讓利,切實支農惠農。通過小額貸款、融資租賃、商業保理業務,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的直接融資服務。所屬的農村產權交易所是北京市唯一的農村生產要素流轉交易平臺,正積極探索盤活北京“三農”資產的可行路徑。
基金業務,覆蓋政府引導基金、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多種業態。北京六合基金,作為北京市鄉村振興領域的專業基金管理平臺,致力于成為北京三農產業的價值發現者和創造者,基金管理規模近40億元,為鄉村振興事業發展注入新動力。參股首家新三板上市的公募基金公司——中郵創業基金,總規模近800億元,努力實現穩定優異的投資回報;另類私募投資公司首正澤富,聚焦新三板和北交所,以股權投資為基礎,逐步擴大投資品種、豐富投資策略,實現多元化資產配置;私募投資基金公司首正德盛,發起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并購基金、產業基金,幫助被投資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為投資人創造豐厚回報。
CULTURE
AND SPORTS
首創集團積極服務首都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業務范圍涵蓋文創園區經營、內容培育、文體產業運營等。郎園Vintage、郎園Station、郎園Park系列園區成為北京市工業遺址騰退利用的典范,已成為頗具名氣的“網紅打卡地”,并成功實現了品牌和模式輸出;努力將中網賽事打造成為北京市體育賽事的“金名片”。
中網賽事,2004年在北京創辦,是中國唯一以國家命名的國際網球賽事,也是亞太地區唯一包括男子、女子、青少年組別的綜合賽事。首創集團接手中網賽事管理后,通過持續加大投入,推動賽事提質升級,聚焦運營服務優化,著力改造中網場院環境、推廣系列品牌活動、探索場館商業開發,不斷鞏固和擴大中網賽事的行業領先地位。
文化園區,10余個園區項目分布于北京、杭州、廈門、烏鎮等地,以“打造中國領先的文化場景運營商”為發展定位,形成城市更新、ACG(動畫、漫畫、游戲)、文旅三大業務主題,構建產業服務平臺,提升公共文化服務功能,積極探索文化消費融合、文化科技融合,不斷完善智慧化管理水平,引領文化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
文化內容,每年依托文化園區舉辦超過1000場各類活動,打造出“郎園國際創意文化節”、“棱鏡MINI戲劇節”、“郎園圖書市集”、“舌尖上的‘一帶一路’國際美食嘉年華”、“嘻番里”等一系列行業知名的活動品牌,為提升首都文化影響力、豐富北京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探索文化商業模式創新發揮了獨特作用。